
周慧婷
强珩律师事务所 创始合伙人

手机:159 0116 4366
邮箱:doriszhou@qianghengpartners.com
周慧婷律师是北京大学、康奈尔大学法律硕士,持有中国及美国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具有11年从业经验,执业方向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跨境投融资、并购重组、合规、争议解决。
周律师是北京强珩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之一,在创立强珩之前,周律师曾在君泽君担任律师助理,在中伦担任律师、合伙人。
周律师及强珩律师事务所专注于从事医药健康及生命科学行业法律服务。周律师曾参与或主导医药健康及生命科学行业的众多交易和项目,例如:锦欣生殖香港上市、三博脑科A股IPO;凤凰、锦欣、三博、陆道培、树兰、一脉阳光等资本运作、产业并购;国药、通用、华润、国投、中信等国企医院改制并购;泰康、中信、GIC等对中国医药健康行业的投资;开拓药业、中国抗体、普米斯生物、迈威生物、信诺维、贝来生物等资本运作。此外,周律师还积极参与公益组织、慈善基金法律服务。
周慧婷律师:
执业以来,我有幸参与承办了不少医疗行业一些有代表性的项目,资本市场方面,参与了锦欣生殖港股IPO项目以及三博脑科A股IPO项目;并购重组方面,参与了通用、国药、华润、中信、泰康、宝石花等众多机构的医疗并购重组项目(包括:辽宁健康产业集团、鞍钢总院医疗集团、同煤医疗集团、拜博口腔集团、吉化医院等几十个项目,涉及几百家医疗机构);股权投融资方面,参与了包括三博、树兰、陆道培、锦欣、达康、一脉阳光、赛德阳光、马泷、育学园等医疗服务类股权投资/融资项目以及开拓药业、中国抗体、普米斯等几十家生物医药企业股权投资/融资项目。此外,我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系统、首都医科大学系统所属医疗机构、慈善基金、教育机构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周慧婷律师:
近些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行业始终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格局。机遇方面主要与国家对健康产业、创新医学技术、医药产品研发、数字经济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引导政策,特别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关;挑战方面主要受近期经济形势、行业竞争格局和资源布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等诸多要素影响。
在此背景下,据我们的观察,法律需求方面:首先,医疗服务领域,并购重组(包括产业并购、资本/外资并购、海外并购)、资源整合(例如分级诊疗体系构建)、业务转型重组(例如医养结合)、产业升级(特别是细分市场优化型、IT赋能型、同业/异业联盟型)、行业合规、数据合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例如生物医学新技术、创新医疗器械、院内制剂)等需求呈现出增长趋势;康养领域,资本运作需求不断增强;生物药方面,管线技术转移、产学研横向协作需求平稳,除知识产权外,合规需求也愈发刚性;医药产品流通领域,行业合规、市场合规、数字化赋能等需求呈现增长;医疗器械行业产业格局深化演进,医工服务、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国产IVD股权融资、产业并购等需求在上升。
周慧婷律师:
最初的想法就是用足用好我们的既有资源——经验资源、市场资源、品牌资源、行业资源。我所在的团队是国内少数专注于“大健康”行业法律服务的律师团队。团队核心王冰律师在医药健康领域具有近三十年的法律服务经验,经历了九十年代末至今所有轮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且有不间断的实操业绩。而且团队重创新、讲实效,擅长解决实际问题,不少案例在医药健康与生命科学行业具有标杆意义、示范意义,其中一些具有创新性。得益于经验积淀、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研究水平,我们团队赢得了业界的普遍认可,树立了团队品牌,也积累了厚实的市场资源和行业资源。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怎么进一步充分利用、优化整合我们所积累的这些既有资源,来创造效率价值——因为无论行业、客户还是律师事务所、律师,对效率的渴望只会更强不会更弱,经济调整周期内尤其如此。相较于我们先前担任合伙人的“红圈所”这种大型、综合、资源富集型平台,我们选择创立的行业专精型的律师事务所,如同一家“三甲综合医院”与一家“三级专科医院”甚至“专病医院”,据我们的观察和体会,在资源配置效率、运行效率、服务效率上,后者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做一家智库型律师事务所也是基于积淀,一方面我们自己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研究以及行业法规政策研究方面就有长期、扎实的积淀;另一方面,我们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跨学科的、既有学术建树、又有“大健康”行业实操经验的专家资源,这为我们打造多学科行业智库,实现“多组学”行业合规检验、多学科精确会诊、个性化治疗、良好预后、健康管理的能力,提升运用综合知识经验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使我们真正实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客户创造效率价值。
近期我们拟引进的几位合伙人、顾问,也都是专注于“大健康”行业或者在此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的专家。无论“行业专精”还是“智库化”,都建立在厚实的资源积淀上,其中最核心的资源就是人、就是专家。我们几位创始合伙人,从业时间除我是10年以上,其余都在20年以上,而且创始合伙人全都具有与从业时间相当的专注于“大健康”行业(或者“大健康”行业作为优势行业)法律服务的执业经历。
综上,归纳下来,我认为我们主要有两个核心竞争力——其一资源优势,我们具有“专科诊疗”经验丰富的专家,善于“看病”,能够“多组学检验”、“多学科会诊”,“诊断结果”精准、“治疗方案”合理、“预后”良好;其二体制优势,以效率和专业价值为核心、围绕专科搭建资源配置模型,服务专科化、学科多元化、资源智库化。
自强珩律师事务所于今年六月开业以来,经过初步运行,我们对“智库化”模式为客户创造专业价值和效率价值的能力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例如在合规业务方面,我们的合规及行政法同事与医保合规专家共同参与了一起医保行政处罚以及一起医保行政处理措施案件,为客户在申辩思路、应对策略、处置方案方面提供了及时、有力的合规专业支持,实现了专业资源配置和专业技术服务的“一站式”闭环。





























